新浪网用户注册 将新浪设为首页 帮助信息
  新浪首页 >生活空间 >文化艺术 >新浪网 > 新闻报道
 

汲取西藏音乐精华 尽展雪域欢歌

http://www.sina.com.cn 1999年6月25日 19:53 新浪网

  由文化部、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主办的大型西藏乐舞《珠穆朗玛》将于6月25、 26日在北京工人体育馆隆重推出。此举意在维护祖国的统一,增强民族团结,繁荣民族文 化事业,进一步加强西藏与内地在艺术领域的交流与合作,不断繁荣和发展西藏地区的文化 事业,向西藏民主改革四十周年和国庆五十周年献礼。

  该剧以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独具异彩的西藏舞蹈艺术形式,歌颂以超拔的坚毅性格 和聪颖智慧生活在世界屋脊和雪域高原的藏族人民。它以极具代表性的历史传说为背景,以 藏族民俗中表示吉祥的红、黄、蓝、绿、白五大色块所象征的火、土、天、水、云为基调, 艺术地表现藏族人民顽强的生命力和改革开放后的创造精神。

  该剧力求在舞蹈的创作和表现形式上,以西藏民族特点的传统舞蹈为基调,结合现 代创作意识,追求新的观念,产生新的突破。在主体表演阵容的组成上,尽可能全部选用优 秀的藏族舞蹈演员担任。主创群体在内地和西藏优秀的中青年艺术家中进行选拔聘用。同时 采用世界最先进的独立六声道立体声音响技术进行音乐效果的制作和放音。

  《珠穆朗玛》目前正在成都紧张排练合成,西藏自治区九大文艺团体的两百多名艺 术家齐集峨眉电影制片厂大摄影棚临时设置的排练场里。为此记者特地采访了在排练现场时 而吹奏、时而低头沉思的藏族著名作曲家美朗多吉,他说:藏民族至少有四千五百到五千年 的文明史,从远古时期,藏族先民已经创造了丰富的原始音乐文化艺术。国内外任何民族最 早的乐器都属于打击乐器,这不是偶然现象,而是因为低下的社会生产水平所决定的。最原 始的音乐形式,除了歌唱之外,就是奏出各种节拍,具有简单音阶的打击乐。西藏各地此方 面乐器十分丰富,其中历史最悠久,最典型的应该是新石器时代名叫"夺丁"的石器,这种 石琴一般都具有二至三个不同的音阶。它与众不同的特点就是音色比较纯净,并且振动声能 够保持短促的时间,此剧第二篇中有所运用。这种石琴后来被西藏本土宗教本教所吸收,并 且原封不动地应用到今天。

  本教作为西藏的本土宗教,十分熟悉并善于利用民间各种艺术形式来宣传自己的教 义。由于本教对民间艺术以及音乐的重视,从而对西藏音乐的发展产生了极其深刻的影响。 佛教传入西藏后,不仅继承了本教的器乐文化艺术,而且有了更大的发展。打击乐器有鼓、 钹、锣、铃等,尤其是鼓和钹,种类和数量占有绝对的优势,并且被系列化。吹管乐器只要 有"铜钦"、"甲铃"、"冈林"(胫骨号)、"统嘎"(海螺)等管乐器组成。藏传佛教 的器乐,主要由各种鼓钹等打击乐器和吹管乐器组成,基本上都不使用任何弦乐器。

  公元十二世纪时,藏传佛教音乐已经形成较为完整的体系。但宗教音乐和民间音乐 之间界限十分清晰,僧人在寺院绝对不能弹奏民间乐器和乐曲,同样民间也看不到人吹奏" 铜钦"、"甲铃"进行表演。在当时佛教僧人眼中,宗教音乐是至高无上的,民间则是低下 的,他们决不会把这两种音乐艺术混为一谈。当然,今天看来这是一种比较极端的观念。就 我们《珠穆朗玛》这个剧来说,是本着以传统为主,借用寺庙音乐、民间音乐、山歌、牧歌 等所有西藏音乐的精华,用现代的手法进行再创作,从很大程度上来说是一种挖掘再提升的 过程。

  具体运用方面,从第一篇章说主要采用的素材有"堆谐"(踢踏),还有西藏东部 优美的"弦子"音乐,形成一种西藏高原风光的氛围。并大量的采集了西藏的环境音响,实 地录音,这是为了更完善、更真实的表现西藏。第二篇只要表现西藏的历史、宗教、文化、 藏戏等,是一种展示,在音乐上主要表现一种生命的抗争,这一幕创作性的东西占主导地位 ,采用实地录音的山歌、牧歌以及钹的运用,有很强的表现力。第四篇章主要表现一种民族 团结以及新面貌的欢快气氛,完全是一种小块式的民间风俗展示及发展,如"宣"、"甲谐" 、牧区舞及至最后"鼓的交响",对比极其鲜明,视觉上赏心悦目,听觉上悦耳动听。总的 来说,一、三篇现代的、创作性的东西较多。二、四篇是在传统的基础上加以发展,从而达 到一种继承传统,发展现代西藏音乐的目的。

  大型西藏乐舞《珠穆朗玛》中的音乐绝不出现管弦乐和电声,而是真实地使用西藏 民族乐器原声制作和伴奏,届时首都观众将能听到一台原汁原味的藏族音乐。



  新浪首页 >生活空间 >文化艺术 >新浪网 > 新闻报道

网站简介 | 网站导航 | 广告服务 | 中文阅读 | 联系方式 | 招聘信息 | 帮助信息

Copyright (C) 1999 sina.com, Stone Rich Sigh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四通利方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