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网生活空间

  新浪首页 >生活空间 >文化艺术 >解放日报 > 新闻报道
解放日报


近访徐悲鸿夫人廖静文

http://www.sina.com.cn 1999年8月19日 10:27 解放日报

时间还没走出正月,北京的春天已经悄悄地来了。清晨,漫步在人民日报 社院内的金台园里,揽一怀灰蒙蒙的凉意,放飞思想的鸽子,心里轻松了许多。

  金台园的早晨,一道特别的风景线莫过于晨练的老人了。

  这些当年曾名扬海内外的新闻骄子,此时显得特别的从容自如,就好像世间的一切烦恼与重负都离他们远去了,留下 的,只是一种平静与泰然。我绕过池塘、穿过亭台、登上金台,园内的景色尽收眼底。打拳的、舞剑的、练气功的,既平平静 静,又潇潇洒洒。在金台园晨练的人,大部分已经上了年纪。我有时曾经傻想,如果普天下的老人都像金台园的老人就好了。 然而不是,也不可能是。比如著名艺术家徐悲鸿的夫人,76岁高龄的廖静文就是一个风雨无阻,昼夜不分,整天忙碌在徐悲 鸿纪念馆的人。

  有风从侧面吹来,我像是又听到了廖静文的诉说---

  “这是北京严寒的冬夜,没有令人迷恋的月光和星星,在黑沉沉的夜空下,闪着五彩缤纷的灯光,它们或远或近,织 成一张十分美丽的网。我走近窗前,凝视片刻,便轻轻地拽上带着遮光布的窗帘,屋子里立刻变得黑暗起来。我摸索着走向那 只还是在五十年代购置的旧沙发,静静地坐下。孤独---一个在漫长岁月里走过极其坎坷不平的道路的老人的孤独,便在这 浓密的黑夜中展开翅膀飞翔,像一只带着沉重创伤的鸟儿那样,我的心栖息在一棵枝干巨大而苍老的树上。”

  我是在前几天的一个下午访问廖静文的。初见廖静文,给我的印象出乎我的预料。在房间里,她仍穿着一件黑色大衣 ,戴一顶淡紫色的像是空姐戴的那种帽子,身材显得特别的修长和亭亭玉立。她超凡脱俗,但平易近人,使人感到没一点名人 架子。我去的时候,她正接待徐悲鸿家乡的来访者。然后又是山东的,一拨没走,又来了一拨。

  徐悲鸿纪念馆的客厅还算亮敞,装点得朴实无华。客厅靠墙一圈摆满了沙发,上面罩着一幅徐悲鸿《漓江烟雨》复制 品,西墙上挂着徐悲鸿《奔马图》复制品。除此之外,再没有什么装饰品了。

  可能是怕我等得太久的缘故吧,接待完几位来访者,她走过来坐到我身边。“对不起,让你久等了。”

  廖静文是很少谈她自己的。她言不离徐悲鸿,不离徐悲鸿的艺术。她说:“悲鸿去世时,我才30岁,徐悲鸿强烈地 感染了我,我想把我的一生都放在研究徐悲鸿的艺术上。那时我就立志写一本书,让更多的人都知道徐悲鸿的艺术成就和人格 魅力。因此,悲鸿去世不久,我又去北京大学读书了,我读了中国文学。北京大学毕业以后,我担任了徐悲鸿纪念馆馆长,从 1957年,直到现在。”

  她说:“我今年76岁了,我每天吃完早饭就到纪念馆上班,晚上很晚才回家,年年如此,月月如此,天天如此。我 愿意把自己的有生之年,直到生命的最后一息全部献给徐悲鸿的艺术事业。”

  徐悲鸿去世时,留下了1200幅作品:唐、宋、元、明、清及近代书画作品1200多件;中外美术书籍、画片、 碑拓一万多件。为了保护好这些艺术珍品,就在徐悲鸿去世的当天,廖静文毅然宣布把这些艺术珍品全部捐献给了国家。捐画 的同时,廖静文还率领全家从原来的三合院中搬到旁院堆煤用的三间小屋里,把三合院也献给了国家。在那里,国家建立了徐 悲鸿纪念馆,周恩来总理以遒劲的字体写了“悲鸿故居”的匾额。

  廖静文的命运与徐悲鸿纪念馆的兴衰紧紧地联系在一起。

  1967年,由于“文革”的冲击,徐悲鸿被定成了“反动学术权威”,纪念馆被拆除。廖静文女士因为是“徐悲鸿 艺术的最积极的宣传者和捍卫者”,精神和肉体都遭到了非人的折磨。

  1972年,当政治气候稍稍缓和的时候,廖静文女士写信给党中央,请求恢复纪念馆。当时,毛主席和周总理都作 了肯定的批示,然而,由于种种原因,经过了十年漫长的等待,她的愿望才得以实现。

  1983年,坐落在北京新街口北大街的徐悲鸿纪念馆终于落成了。纪念馆一开馆,参观者蜂拥而至,络绎不绝。廖 静文以饱满的热情,夜以继日地接待了数百万计的来访者。为了宣传徐悲鸿的艺术成就,廖静文并不仅仅局限在馆内搞展览, 她还努力创造各种机会,带着徐悲鸿的作品,在十几个国家和地区进行了展出。除此之外,廖静文还在纪念馆里建立了“徐悲 鸿画室”,聘请中央美术学院的教师执教,不但弘扬了徐悲鸿的艺术精华,也为国家培养了艺术人才。

  写一部反映徐悲鸿一生的传记文学,是廖静文多年立下的志愿。经过20年的努力,她的愿望终于实现了。1982 年,《徐悲鸿一生》,由中国青年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这部书一出版,立即在海内外引起轰动,被译成英、法、日、捷克等 多国文字,发行量达50多万册。

  近年来,廖静文的社会活动应接不暇,但她始终把培养青少年作为自己义不容辞的责任。廖静文经过多年的努力,建 成了北京的东街小学,鸦儿小学,53中学等德育基地。纪念馆每年还尽量挤出资金捐给“希望工程”,扶助贫困家庭的孩子 上学。她经常应邀到首都各大专院校演讲,徐悲鸿的艺术品德及她本人的高尚情操,对青少年的人生追求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 响。

  廖静文的奉献精神和人格魅力得到了社会的尊重和肯定。

  她曾经任全国政协七届委员、八届常委和全国妇联执委等。全

  国政协第九届代表大会前夕,中央有关部门准备安排她继续担任全国政协第九届常委。廖静文知道这个消息后,马上 给中央有关部门写信,诚恳要求自己退下来,把位置留给年轻人。有

  关部门尊重廖静文的意见,也对她的博大胸怀表示赞扬。

  廖静文是值得赞扬的。这并不是因为她的名字同艺术大师徐悲鸿的名字紧紧地联系在了一起,而是因为廖静文本身的 奉献精神和高尚情操已经构成了一个完美的精神世界。

  廖静文的情感世界是极其丰富的,她已是76岁的老人,如果你拉开她心灵的帷幕,展现在你眼前的情感世界会如此 这般:

  “我依旧坐在垂着遮光窗帘的黑夜里,久久不愿动弹,我在这些漫长的岁月中驻足,徘徊。我看见我的女儿头上戴着 橘红色的蝴蝶结,儿子手中举着风筝,欢快地向我跑来,他们拥抱我,匍匐在我的肩上、膝上,我急切地伸出手来,想要抚摸 他们,但是我的手徒然在黑暗中久久地来回摸索...”

  “我终于从冥想中醒过来了,这是很遥远的往事了。那些逝去的岁月永远不会再回来,就如同长眠在地下的悲鸿不会 再醒来一样。如今,我的女儿已是50多岁的人了,他们都像长了翅膀的鸟儿那样,从我身边嘎嘎地飞走了。我的女儿在大洋 彼岸,隔海想念。他们的儿子也在成长起来,新的两代人在我的暮年里时隐时现,每当皓月当空之际,我便想起唐人的诗句:‘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心中感到一阵难以言状的苦涩。”

  喧闹的北京又是繁忙的一天,但它并没有平静下来。灯海中,它又走进了另一种喧闹。日子就是这样重复着。朝阳升 起的时候,晚霞已经走到了地球的另一边,但历史是永恒的,昨天并不会沉默。

  《大地》(199905)第89期




  新浪首页 >生活空间 >文化艺术 >解放日报 > 新闻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