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网生活空间

  新浪首页 >生活空间 >文化艺术 >中华读书报 > 新闻报道
 

驳“大师平行论”

杨均 http://www.sina.com.cn 1999年8月25日 15:16 中华读书报

  把鲁迅和钱钟书相提并论并非是一种创造。作为中国现代文化史上的两位大师,追溯他们的思想源头,梳理他们 的精神脉络,显然是一件积极而有益的事情。然而,不少研究者却是把两位大师的文化评价当作晴雨表:利用鲁迅来暗示钱氏 缺乏启蒙的责任感,离时代较远;又利用钱钟书来衬托鲁迅的急躁与缺乏策略。这种简单的比较,势利而又浮浅。且不说比较 者是否已经真的读懂了这两位大师,单就这种比较方式而言,就存在很大问题,暴露了比较者的空虚与造作。譬如,有人将昆 德拉与哈维尔相比较,以此认定知识分子的价值选择应当怎样;有人把王小波与林语堂摆到一块儿,声称从此明白了了什么才 是真正的幽默和情致...比较是一种重要的思维方式,然时下的一些名人观照,多是商业上的故意炒作,用世俗的眼光与投机 的心态来制造话题。他们一叶障目,一味按照热点和潮流来臧否人物。有的观点虽貌似惊人,大胆地做翻案文章,仔细再看却 不难发现其中水份颇多,如前段时间闹得沸沸扬扬的所谓周作人等“汉奸作家”的作品的走红,炒过一段时日,就叫人不以为 然了,因为他们所玩味的生活艺术无法掩饰他们的人格缺陷。

  刘玉凯先生的《鲁迅钱钟书平行论》一书就是在这种背景下问世的,书中不可避免地充满了牵强附会的对比与证 明。作者从哲学、美学和思维方式等方面将鲁迅与钱钟书进行了全程比较,这种解构方式并非易事,鲁迅与钱氏二人丰富的精 神资源,足以让人有充分的空间去进行归类组合。从技术层面上来进行作家之间的打通靠文本的对照解读即可完成。而大师之 间的对话却无法强行进行,因为大师之间未必是互补的,他们的精神多半是自成一派的。

  钱钟书崇尚寂然无闻的学术境界,而鲁迅则难得清静,这里既有个性的选择,又与时代环境的不同有关。钱钟书 一生都在追求对凡情俗世的超越,他的沉默是不同于常人的世故精明,他的确是当时知识分子中的“逍遥派”,平静超脱,甚 至有些高傲。而鲁迅的靶子却是“瞒和骗”的“吃人”文化。语境与心态的差异造成了两位大师不同的精神品格。《鲁迅钱钟 书平行论》一书回避了这一基本的思想背景,而把大量精力用在了对“朝花夕拾”指的是什么花之类的问题上面。所谓“读钱 解鲁”不过是用钱钟书的资料来引申和揣度鲁迅作品的精神内涵而已。

  鲁迅的“骂阵”与钱钟书的沉默都是极富意味、极有力量的文化姿态,但是,鲁迅的批判精神与钱钟书的谈艺风 度都是对方无法比拟的。我以为,倘若连这一点都不承认,就根本谈不上对两位大师的理解。有人说钱钟书是把学问当人生, 鲁迅则是把人生当学问。的确,鲁迅与钱钟书是当今思想与学术界的两座高峰,他们的学术地位和思想品格都远不是做一次简 单的比较就能下结论的。否则,岂不是误人又自误了吗?




  新浪首页 >生活空间 >文化艺术 >中华读书报 > 新闻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