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网生活空间

  新浪首页 >生活空间 >文化艺术 >北京晚报 > 新闻报道
北京晚报


毕淑敏:“唇枪舌剑”之我见

侯江 http://www.sina.com.cn 1999年9月6日 17:41 北京晚报

  和毕淑敏的谈话是在中央电视台大型纪录片《中国大西北》的剪辑室里。作为总撰稿,毕淑敏现在处于最后的冲 刺阶段。’99国际大专辩论赛刚刚落下帷幕,这几天电视里的精彩转播让大家对“辩论”的热情依然居高不下。作为“点评 嘉宾”的毕淑敏就更是这样。

  记者(以下简称记):我特别注意到了这次大赛电视上的片头有各种字体所书写的“唇枪舌剑”,您对辩论是怎 么看的?

  毕淑敏(以下简称毕):我们国家古代就有这样一个论辩的传统,春秋战国时代有诸子百家的学术争鸣,也有说 客们“合纵联横”的政治性游说...而在古希腊,学者演说、辩论之风也很盛行。辩论是人类自身风采的表现,是一种文化、 学术的传播和推广,是人类古已有之的一个传统。

  但自古以来也有一些说法,比如像日久见人心、是非自有公论等等,说的是人们能通过较长的一段时间去体察、 了解别人或认识到事实的真相。但现在生活节奏这么快,各种信息的传达要求快捷、准确,包括在彼此的性格气质、思维方式 、所持观点都有不同的时候的交流。迅速、有效的沟通在今天也许是从未有过的重要。彼此相见时间越来越短了,说得清楚就 越来越重要。其实人类不被理解的痛苦或者表达被人误解的时候挺多的,所以,语言表达作为一种能力,是人类全面的素质中 重要的一部分。

  每个人对一个问题都会有一个观点,但是你参加辩论的时候你的观点是随机的,你拿到的观点并不一定是你自己 的观点。辩题并不是一种学术定论,辩论时我们看的更多的是表达的技巧,是逻辑的力量以及捍卫本方的观点并找出对方的破 绽的能力。它展示的是这样一个对整个人类都有帮助的技术:与人交流的时候表达自己的观点,在产生分歧的时候弄清别人的 观点,听得懂对方,拿自己的力量来说服对方并取得一个共识,而且不能做人身攻击,不能无中生有。这种能力对现代人来讲 是一种特别重要的东西。

  记:辩论是不是一种非肢体接触的、精神上的或者说是思维上的较量和厮杀?也许它的这种一决胜负的特性和充 斥其过程中的或隐或现的语言中的机锋才是人们真正为之投注热情的原因?

  毕:有道理。在一个限定的时间内,就一个势均力敌的论题考察你的反应、思辨、组织、逻辑的能力,同时要找 到对方的漏洞,四两拨千斤也好,置对方于死地也好,我相信人的天性里有一种争斗的、求胜的集体无意识---这就是竞争 和对抗。唇枪舌剑这个词就很有特色。本来两个人只是用嘴巴讲话嘛,但唇、舌居然成枪、剑,成了武器,这里面的抗争性, 就在于谁可以技高一筹,只要你有这个能力,你就可以最终成为一个胜者。

  当然辩论也有实用性。就像我们看拳击不是为了成为打手,我们看辩论也不是纯粹为了诘辩。你倾听对方,你找 到你们的分歧,然后你攻入他的逻辑里面不稳定的地方、矛盾的地方。生活中的“会说话”我更多地觉得它是一种能力的体现 ,它表明说话的人能够找到与对方彼此的结合与平衡的点。

  记:或者说是用语言建立一种有效的人际关系。

  毕:对,它带给现代人非常大的一种很实用的价值。

  记:你认为做一个好的辩手应当具备什么样的素质?

  毕:首先应该有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同时有很强的逻辑思维能力,还有一个比较坚实的知识基础,广博的、开放 的眼光。另外,我觉得汉语言所特有的幽默、举重若轻的技术也不可或缺。真正的有力量不在于气势上的剑拔弩张。好辩手不 见得非咄咄逼人,他更多的靠的是自己内在的气质,内在的铁的逻辑,让对方确实是在这种强大的逻辑面前没有办法。要有一 种对对手的尊重、一种诚恳的态度。一个好的辩手我们真的会对他充满敬佩。

  记:那么此次的参赛选手的不足之处在哪里?

  毕:我个人认为,辩论时话不用讲得很快,都要变成说绕口令了。真正的雄辩应当是张弛有度的,有的时候幽默 等等都是非常有力量的东西。单位时间内说出的字多、说出的内容多有好处,但语速也应有一个节制,或者说应当有一个更有 效率的语言表达。不能跟计算机的cpu似的越快越好。

  记:基于我们社会生活的现状,你觉得辩论这种形式会不会有一个好的发展前景?

  毕:它应当得到更好的推广,包括一些基本知识和规则的普及。就像你看足球的时候要知道足球的基本规则,就 会比较明白。同时,辩论赛也应不断地完善规则以吸引观众。

  辩论是关于语言的、思维的、反应的一种训练。经过这种训练以后人的表达能力、逻辑的力量都会有所增强。现 在在社会生活中,各行各业的专业人士很多,但会很好地表达自己的人可不多,除了掌握自己的专业知识以外,对自己的文化 、对自己的语言也应有较好的掌握。权当它是一门必修课吧。

更多文化新闻,请到新浪文化艺术




  新浪首页 >生活空间 >文化艺术 >北京晚报 > 新闻报道


网站简介 | 网站导航 | 广告服务 | 中文阅读 | 联系方式 | 招聘信息 | 帮助信息

Copyright © 1999 SINA.com, Stone Rich Sigh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四通利方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