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网生活空间

  新浪首页 >生活空间 >文化艺术 >光明日报 > 新闻报道
光明日报


菊坛点亮《宝莲灯》

苏丽萍 http://www.sina.com.cn 1999年9月9日 10:09 光明日报

  上海京剧院为新中国成立50年特别排演的大型神话京剧《宝莲灯》,一改传统戏的路数,对这一千古神话作了 现代演绎;五位研究生联袂出演,阵容强大;其新颖的舞台表现,令人耳目一新――

  正值动画巨片《宝莲灯》在全国上映之际,上海京剧院又将这一神话搬上京剧舞台,新版大型神话京剧《宝莲灯 》将于9月27日至29日进京演出。这是上海京剧院继《贞观盛事》后,又一部向新中国50华诞献礼的新戏。

  《宝莲灯》是民间十分熟悉的神话故事,上海京剧院选择这一题材,正基于观众对它的普遍认同上,同时这一神 话题材的虚幻离奇、迭宕惊骇、纵横驰骋的特性比较适合用京剧来表现,可充分展示京剧唱念做打的艺术魅力,再则也有为剧 院五位研究生度身定制的考虑。他们希冀以此戏吸引新观众,走向市场,进而走向世界。

  京剧传统戏中也有《宝莲灯》,但重点在“劈山救母”和“二堂舍子”上,所颂扬的是人世间的真善美。上海京 剧院排演《宝莲灯》,则是将千古神话作了现代演绎。此戏上海京剧院有过两个完全不同的版本。第一版去年5月参加上海国 际艺术节并得了优秀剧目奖,但戏过分强调天人之间的对立、冲突和不可调和的矛盾,主题太沉重;演员唱念做打四功没有充 分发挥出来,戏外表很花哨,但内行人反映形式大于内容,因而剧院决定推倒重来,另起炉灶。剧院采取招标的方式,请了三 位剧作家,每人写出故事提纲,经专家论证分析,最终选了罗怀臻的提纲。以《金龙与蜉蝣》等剧作闻名的罗怀臻,绕开“二 堂舍子”等传统戏路,本着“神是人创造”的精神,对天帝和二郎神作“人化”处理,赋予更多的人性色彩,浓墨渲染了三公 主与刘彦昌之间圣洁、美丽的情和爱,刻意强调了人与天庭由对立、冲突、抗拒走向包容、通融和理解,突出了爱的伟大、神 圣和普遍。这在某种意义上暗合了当今世界对和平、和解与共同进步的呼唤和企盼。剧作提纲改了四稿,剧本写了六稿,本着 这种“七稿八稿,没完没了”的艺术上精益求精的精神,他们终于点亮了大放异彩的《宝莲灯》。

  上海京剧院为《宝莲灯》配置了强大的演出阵容。五位正在中国戏曲学院攻读研究生的优秀青年演员史敏、李军 、奚中路、严庆谷、胡璇悉数出演,充分展示他们不同行当的风采,满台青春气息给人以美的享受。

  扮演三圣母的史敏在舞台上享有“彩色旋风”美誉,工武旦的她在《宝莲灯》中扮演三公主,展示了她梅派青衣 的文戏风采。杨派老生李军饰演刘彦昌,不挂髯口,大胆借鉴小生的身段作派,将刘彦昌的儒雅和衷情表现得淋漓尽致。老旦 胡璇,嗓音宽厚明亮,剧中一曲“天苍苍,地茫茫”的唱段令人喝彩。大武生奚中路扮演二郎神,一反以往戏曲中花脸工二郎 神的戏路,给人全新的艺术享受。武丑严庆谷跨行扮演沉香这一界于武生、娃娃生和武丑之间特定的角色,其矫健的身手和富 有感染力的唱念功夫,不时赢得观众的掌声。

  上海京剧院的戏好看,已成为戏迷的共识,神话剧《宝莲灯》在舞台置景和舞台特技方面令人耳目一新。布景虚 实相间,第一场天宫布置十分优美。剧中可遥控的“宝莲灯”和升降平台,对烘托剧情、营造效果起到很好的作用。剧中特技 运用恰到好处,特别是“劈山救母”一场,演员的表演与舞台特技交相辉映,制造出山体轰然崩裂,惊心动魄的感观效果。

  《宝莲灯》的导演孔小石十分注意唱念的音调和旋律,做打的造型的动律,以此体现京剧表演艺术的魅力所在。 音乐采用“沿用旧曲,重新创作”的方法,让观众听得顺耳。创造不同行当的多人“联唱”,是《宝莲灯》音乐的最大特色。 剧中由老生、青衣、花旦、花脸几种不同声腔联唱难度较高的“反二黄”,这在京剧中是不多见的。而借鉴昆曲小生、小旦载 歌载舞的表演,并适度运用舞剧的艺术手段,则丰富了京剧“做”的内涵。此外,《宝莲灯》在开打的编排和设计上独出心裁 ,基本舍弃“四股档”、“八股档”的老套路,而将京剧的武打“化而用之”,体现出“武戏文唱”的境界,无论是沉香与二 郎神的甥舅开打,还是二郎神与三公主兄妹对阵,皆有新颖出奇之处,可谓美不胜收。




  新浪首页 >生活空间 >文化艺术 >光明日报 > 新闻报道


网站简介 | 网站导航 | 广告服务 | 中文阅读 | 联系方式 | 招聘信息 | 帮助信息

Copyright © 1999 SINA.com, Stone Rich Sigh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四通利方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