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网用户注册 将新浪设为首页 帮助信息


黎明“自杀”引出的话题

http://www.sina.com.cn 1999年5月6日 18:08 《电影时报》

  黎明会自杀吗?

  3月10日晚8时,香港亚洲电视台王牌节目《今日睇真D》(综合性节 目)播出了一则自杀传闻,画面上出现大批记者云集医院的场面。这是当 时香港第一条关于黎明自杀传闻的有画面的消息。半小时后,无线电视台 《城市追击》节目也相继播出同样的画面。

  许多明星名人随即遭到无数记者的“骚扰”,纷纷采访他们以了解对 此事的反应。不少明星是从记者口中才知道有此事,可以说记者们无形中 担当了“传播者”的角色。连身在日本的张国荣,也被香港的记者找到, 要他对此事作出回应。

  一日之内,一则莫须有的事情,被弄到满城风雨。

  听到传媒报道黎明自杀被送进医院的消息,李嘉欣第一反应是“无聊, 就象以前传我死讯一样无聊”。

  黎明八十年代参加新秀歌唱大赛,以亚军身份进军歌坛。从一名艺坛 新手到今日成为超级巨星、四大天王、最受欢迎男歌手、最畅销唱片男歌 手、最受欢迎电视男明星,期间他付出了多少努力,饱含多少艰辛,他自 己清楚,朋友、同事甚至旁人也清楚。

  虽然事业迈向巅峰,但黎明却还有很多空间发展,还有很多心愿未了。 这样一个斗志顽强的人,怎么会无故轻生呢?

  四大天王中,歌影视三线发展成绩俱佳的只是三大天王,去年无线电 视台十大劲歌金风最受欢迎男歌手之争,若论实际成绩,也只是黎明、郭 富城之争;黎明以极微弱的分数输给首次领此奖的郭富城,未能三连冠, 对此黎明的反应却是一笑置之,若分析今年歌坛的走势,估计仍会是黎、 郭两人的天下,除了他俩,很难找出无论声势与受欢迎程度能与之匹敌的 对手。

  黎明还是两届候选影帝——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男演员候选人。自从 他主演《甜蜜蜜》、《半生缘》后,演技受到专业人士的肯定。黎明对未 能获奖一直耿耿于怀,以他风华正茂的年纪与事业,问鼎只是日子问题。 难道他会放弃多年的努力,在即将触及奖杯的前夕弃奖自杀吗?

  翁美玲煤气自杀是因为解不开与男友汤某的情结,陈百强是因为性格 过度内向,事业曾经大红大紫却一直未能坐上歌坛首席,自己事业开始滑 坡之际却杀出个张国荣,心态长期处于不平衡靠药度日最终“药死”自己。 黄家驹、叶崇仁纯属意外。黎明性格与身体均比较健康,为人信心十足, 又不愁没有“红颜知己”,怎会无缘无故撒手人寰?恶性竞争的后果

  冰冻三尺非一百之寒,“黎明自杀传闻”既与香港传媒进入白热化竞 争有关,也与一些传媒从员素质下降有关。

  内地至今仍习惯将“娱乐消息”归入“新闻”范畴,所以许多报社都 设有“文化新闻部”。但在香港,“娱乐消息”与“新闻”是严格分开的, 甚至“娱乐消息”与“文化”、“艺术”亦分开。“娱乐消息”是指“流 行文化里面的歌、影、视、舞台剧”;非流行文化的“歌剧、戏曲、话剧 、舞蹈、摄影艺术”等文化艺术的任何消息报道,与“娱乐消息”是不能 混淆的。虽然同属传媒业,但新闻从业员与文化艺术版的编辑记者的地位 、与娱乐版记者编辑的地位有很大差别。

  香港传媒很强调“第一时间报道”与“独家报道”。如果漏掉或错过 重大新闻,编辑、记者甚至主编都会被指责,轻者扣人工、奖金、花红, 重者“炒鱿鱼”。像“黎明自杀”事件,一有消息传出,记者立即扑向医 院,她们抱着一种心态,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假消息也先当作真消 息来对待。假如是假消息,要登大家(所有传媒)登,假如是真消息,甲 家报社登了,而乙家却漏掉了,乙家记者回报社就难以交差。有一点必须 指出的,娱记只是抓消息,重大新闻的发稿权在主编、总编辑乃至投资人, 任何一个媒体的主管都不敢无视其本身的发行量或收视率,在这种商业规 律迫使下、传媒只好想方设法寻找主题,制造一些“事件”,从而令传媒 名正言顺地报道这些“事件”或“事件中的人物”。

  张坚庭是香港著名导演和演员,有一次他拍了一部电影,属于黑色幽 默的题材,在香港比较冷门,公司开会研究如何宣传推广这部片时,宣传 人员说记者们不肯多报道,认为这部片太冷门、太传统了,稿件交上去, 编辑、主编不感兴趣。宣传人员说:“老板,记者们说没有爆炸性新闻, 不好登,不如按他们意思弄点新闻吧!”最后有人提议在首映式演员登台 时,让演员摔下台、弄得满脸鲜血(当然是假血),次日不愁传媒不争相 报道。

  张坚庭无计可施,只好同意,他问在座哪位演员愿意为艺术“献身”, 演员们个个面面相觑。后来有人提议:“不如老板你自己摔下台吧!”

  张坚庭是一个正直、有良知的艺术家,最后他不顾票房是否会失利, 否决了这个动议。传媒自身的不幸

  “黎明自杀”事件,令我想起了二年前香港也发生过性质类似的新闻, 当时一新创办不久的周刊《忽然一周》,突然刊登了爆炸式的封面内容、 独家披露社会名流商界巨子潘迪生(杨紫琼前夫)身患癌病。

  周刊问世,举港哗然,欧美许多与潘迪生合作的厂商,跨国公司亦纷 纷致电潘迪生公司查询。潘迪生本人根本无病,他震怒不已,立即向法院 起诉该周刊。周刊后来承认,是一名新入行的记者完全凭空捏造的假新闻。 周刊为此公开道歉,并赔偿受害者的经济损失。周刊的道歉声明与检讨, 把责任完全推在记者身上。虽然周刊因经营不善最终倒闭。但香港一名资 深新闻从业员曾一针见血地说:“周刊领导层难道不应负第一责任吗”全 面诿过于非专业训练出身的年轻记者身上,表明香港传媒界已有人有机构 开始谋求‘利’字当头,这很危险。今天是一家周刊,明天后天呢?会不 会有第二、第三家传媒甚至全部呢?”

  黎明“自杀”的传闻本是一个人或一家传媒的非公开“独唱”,但仍 有不少传媒唯恐失去赢得读者(观众)的机会,自觉或不自觉地加入“合 唱”,最终上演了人间一幕折射香港社会百态的“大合唱”。  钟路明




网站简介 | 网站导航 | 广告服务 | 中文阅读 | 联系方式 | 招聘信息 | 帮助信息

Copyright (C) 1999 sina.com, Stone Rich Sigh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四通利方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