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网生活空间

  新浪首页 >生活空间 >影视音乐 >广州日报 > 新闻报道
广州日报


评论:性是爱情电影永恒主题

http://www.sina.com.cn 1999年10月11日 13:18 广州日报

  银幕上展现性是一种必需

  在影片中,纳入对性的描述或探讨可以帮助人们认识自己,认识他人在电影创作走向成熟的进程中,最富有象征意味 的一个现象就是牵涉到性题材的影片日益增多。无论西方还是东方,无论是初出茅庐的新手还是享誉世界的大师,无论拍片的 目的是攫取商业利润还是进行纯艺术探索,在各种各样内容相殊、主题各异的影片中纳入对性的描述或探讨,已成为现、当代 世界影坛上一种普遍的现象。具有代表性的作品很多既有秉承了“作家电影”传统的欧洲电影,如英格玛-伯格曼的《呼喊与 细语》、贝尔纳多-贝托卢奇的《巴黎最后的探戈》、克日什托夫-基耶斯洛夫斯基的“三色”系列,也有脱不开好莱坞商业 电影套路的《本能》、《偷窥》、《叛逆性骚扰》,以及最近颇受人瞩目的斯坦利-库贝里克的遗作《双目紧闭》等;还有来 自东方的电影,如日本导演大岛渚著名的《感官王国》以及中国香港导演王家卫、关锦鹏反映同性恋题材的影片《春光乍泄》 等。

  尽管这些影片在各自的风格手法及最终的品位、境界上互有差别,但在对待“性”的态度上,背景各异的创作者们却 有着相通的感受。在他们眼中,性,这个人类肉体和精神深处最最隐秘、最最私人化的领域,恰是人类最真实情感和欲望的载 体,也是人类认识自己、认识他人,从而认识世界的必由之路。

  电影是令人反观和反思人类自身的艺术,电影的技术特性又确保了这种观察能无限地接近真实,因此,在银幕上展现 “性”,既是一种可能,又是一种必需。

  “性”是表现电影主题的载体

  抛开那些专以牟利为目的、用低俗下流的内容迎合观众的色情电影不谈,我们就会发现,绝大多数涉及性题材的电影 其最终主题都并非是在谈性。在这些影片中,“性”往往充当了容纳和阐释影片真正主题的载体。贝托卢奇70年代的作品《 巴黎最后的探戈》因超越社会道德规范的性描写而令评论界哗然,但透过一老一少两个素不相识的男女在巴黎一所空荡的公寓 里像原始人般相爱的故事表象,导演真正想传达给观众的是对于现代文明的质疑和对文明中个人孤独境遇的思考。

  在丹麦影片《破浪》中,与新婚丈夫做爱的女主角满怀一个少女特有的惊奇羞涩,向丈夫悄悄说了声谢谢。小小一个 细节,却对一个原本很平凡的性爱场面作了升华,令观众也感受到“性”神圣、纯洁的内涵。

  调整观众心理避免“窥淫”癖

  在人们的知识层次、精神境界还存在着多种差别的当今社会,面对日益增多的涉及到性题材的电影,不同知识背景、 不同文化素养,包括不同年龄层次的观众都会作出自己的选择。有的可能把性题材作为载体,为寻求意义而来;有的则可能把 性当成目的,在观影过程中满足所谓的“窥淫”心理。不容忽视的是,当今影坛上有相当一部分以性为题材的影片是为迎合后 者而作的。

  在好莱坞性感明星莎朗-斯通主演的《偷窥》一片的结尾,女主角用枪击碎了男主人公用来偷窥他人生活的一排排屏 幕监视器,她说:“先学会好好做人吧!”对于电影工作者与观众,这个结尾也许是富有启示的。(乐影)




  新浪首页 >生活空间 >影视音乐 >广州日报 > 新闻报道


网站简介 | 网站导航 | 广告服务 | 中文阅读 | 联系方式 | 招聘信息 | 帮助信息

Copyright (C) 1999 SINA.com, Stone Rich Sigh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四通利方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