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网生活空间

  新浪首页 >生活空间 >影视音乐 >南方都市报 > 新闻报道
南方都市报


评论:文字与影像之间--关于《公民凯恩》

http://www.sina.com.cn 1999年10月25日 10:43 南方都市报

  《公民凯恩》用在1942年显得颇为现代的方式(长镜头、景深镜头、低 照度等)讲述了“一个几乎失去了他所 拥有的一切的人"的故事。凯恩是一个被 家庭抛弃到社会上的孩子,一个为了自己传媒事业的发展而不遗余力的中年人, 一个获得了巨大的财富,却在政治和爱情上失意而最终在自己帝国般的庄园里孤 独地走向人生尽头的老者。临终之前,他吐 出了“玫瑰花蕾"(ROSEBUD )的遗言,就是这个谜一般的符号,构成了影片的内容。他的部下伯恩斯坦和李兰特、 他的第二个妻子苏珊、他的仆人雷蒙德从自己的理解来阐释这个谜语般的 短语。电影对人物性格的刻划是精确的,并且,在 一个报业巨子身上集中表现人 性魔方所固有的矛盾,在凯恩的人生历程中凝聚着对美国现代化后果的批判--《公民凯恩》 完全可以被看作是美国的寓言故事,一个关于个人奋斗理念的叙 述体。但是,我更感兴趣的则是,如何在文字/文学空间中 读解出影像空间所没 有的乐趣?

  现在的英汉对照本是《公民凯恩》的完成台本,与文学剧本有明显的区别。或许,完成台本的优势在于两个层面:一 是英语言本身的魅力,是由词汇的选择 、词句的组合和语句间流动的韵律表现出来的美感;二是从语义层面揭示出的人物性 格和特定场景气氛。前者由对白实现,后者则是在交代性的场景说明中体会出来的。如果这些能够与镜头的剪接和场景的转换 联系起来,那么,阅读时就可 获得两个空间:一是属于文字/文学的,二是属于镜头/场景,属于电影的。

  我们可以先从英语语言的美感入手,来体会这些属于文字/文学的独特韵味 。曾经在中年获得巨大财富的凯恩,因 为经历了太多的“失去",就想尽一切办 法把自己的价值固定化为物质--“上都庄园"就是读解凯恩性格和价值观 念所 有秘密的地方。那里曾经有豪华的球尝品种齐全的动物园、环湖礁和城墙护 城河,简直就是凯恩的“帝国"。但是,到年老 的时候,孤独的凯恩却面对了这样的场景: “the night the last king died ”,“Mo ss,moss, moss"--个简单的单字重复,却道 尽了繁华落尽的凄凉。这是“(却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 这般)都付与断井 残垣"的寥落,却也是"画檐蛛网,曾为歌舞潮的人生慨叹。物是人非,老年的凯恩,却只有终日面对, 任生命走向天堂。到凯恩辞世的时刻,另一番滋味出现了,主观的情绪物化在一个蕴涵生命奥秘的玻璃球上,太阳出来了,凯 恩却要离去了,但是,谁能说这里没有生命的庄严和光辉呢?中文的翻译是成功的,“Glittering/熠熠闪亮"这 个词有较强的质感,充分渲染了当时的氛围 。文字/文学空间的美感,不仅表现在语词的恰当和丰盈上,而且在电影化的场 景交代中也同样显示出魅力,有时甚至和富有表现力的电影手法结合在一起,使人在阅读时产生双重的审美感受。

  在影片中,由于试图揭示“玫瑰花蕾"的秘密,新闻记者汤普逊分别采访了 几个人,他们面对同样一个话题,但是 由于与凯恩的关系不同,对他的性格了解 就只能在自己的认知范围内进行。他们分别阐释了“玫瑰花蕾"的可能含义和心 目中的凯恩,剧本的对白是颇能显示个性的。伯恩斯坦是凯恩的挚友,也是凯恩 征服世界却失去自己的见证人,他的语言充 满着对一个正直、忠于事业和个人信 念的奋斗者的崇敬和惋惜;李兰特是凯恩性格中欺骗和虚荣的洞悉者,他的语言 刻薄 而一语中的;苏珊是凯恩的第二任妻子,凯恩的控制欲和交往模式她最熟悉 ,而且她在舞台上的失败使她决心离开凯恩,逃 离她的丈夫和牢笼般禁锢她的上 都庄园,在这里,她的语言是愤激而不加克制的,从中也可以领略凯恩对她在精 神上的伤 害。这些对白,富有个人特征,又紧紧围绕凯恩的一生,显得表现力强 又生动、深刻。(邓光辉)




  新浪首页 >生活空间 >影视音乐 >南方都市报 > 新闻报道


网站简介 | 网站导航 | 广告服务 | 中文阅读 | 联系方式 | 招聘信息 | 帮助信息

Copyright (C) 1999 SINA.com, Stone Rich Sigh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四通利方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