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网生活空间

  新浪首页 >生活空间 >影视音乐 >扬子晚报 > 新闻报道
扬子晚报


评论:“卖点”的报复

刘丽明 http://www.sina.com.cn 1999年8月26日 14:08 扬子晚报

  有一位知名画家,渴望创新,眼望着天然境界并不远,可自己就是达不到---手太油了。于是花钱买陌生感,让那 些不会画的,或者是小孩子,在纸上信手涂鸦,他五毛钱一张收了去,从中寻找可用的天然画法。这回看张艺谋的新作《一个 都不能少》,我就想起这画家来了,可见天下聪明人取巧的路数,也总是相似的。

  但是这画家没成功,总结其原因,恐怕是,他虽取巧,总还是以诚实的态度取,只局限在艺术表现的范围里,而 没有把此举说成是关注美术教育或儿童画。这就不如张艺谋的多元化取巧,有平方立方效应。比如他宣称拍此片的目的是关注 人,是帮助贫困地区的儿童教育,你能说他不高尚吗?虽然这项工作早已由政府、新闻,以及各种社会团体做了很多年了,张 艺谋既没有新的眼光,也不负实际的责任,他的“关注”深度甚至比新闻还浅,他还把这种影片说成是“艺术”。但是,他既 然要在常识问题上搅浑水,你还有什么可讲的呢?

  当然也可理解,要炒作嘛,张艺谋只管横七竖八说他的,不关我们的事。对于我们来说,重要的还是看他拍得怎 样,那些非职业演员让他导演成功了吗?使用真名真姓真职业能带来真实感吗?有些背景性的东西我是喜欢的。比如影片开头 ,两个人一前一后地走着,一条小毛驴转出来;又比如小学生上黑板写字,踮着脚拼命往上够;还有课堂上含混的嗡嗡声,都 特别有生活的实感。我想这些地方一定孕育着张艺谋最初的拍摄动机,这动机也是真诚的。而教唱歌、升旗等搞笑段落,动机 则明显不纯了,观众被搁在一个居高临下的观光客的位置,导演拿着淳朴当噱头在那儿展示。我一边笑,一边觉得和片中人一 样受了愚弄。但不可否认这些地方有张艺谋真正的兴趣和才能,所以做作之中也有他的自然。

  在张艺谋的电影里,场景和风俗一向是最有活力的,故事则生硬,人则僵硬。但是在《秋菊打官司》里面,他取 了个巧,他用秋菊身上质朴自然的风俗内容(巩俐扮成孕妇也是一道风景)转移了人们对其生硬做作的性格内容的注意,于是 人们说秋菊真实。但是这一回张艺谋失算了,他只想到真名真姓的非职业演员是一道风景,却没料到非职业演员与假故事在形 式上是有根本冲突的,为了让不会演戏的人演戏,张艺谋已经使故事很没戏了,但冲突依然扎眼。尤其当演员演对手戏的时候 ,我们就觉得他们是在把台词重复地说来说去。我先还以为台词有问题,不是,台词是有层次的,问题在于他们说话的状态, 恐怕是尚未开口,心理状态就直奔目标而去---等于从心理上取消了台词的必要性。结果他们的台词就不像是讲给对手听的 ,而是讲给导演听的,对手的信息也不使他们产生自然的反应,尤其是主演魏敏芝,完全不入情境,讲话讲得没来由地呛,极 不可信。

  事情的发展也够绝,张艺谋在炒作中用什么当卖点,到了作品中他就十分准确地被这一点所出卖。如果他用职业 演员,后者假戏真做,是能演出与假设的情境相配的陌生感和真实感来的。不会演戏的人,虽有天然的陌生感和真实感,但天 然的东西是最脆弱的,转瞬即逝,只有完全即兴的叙事能够与之相配。这个活儿第六代导演中有做得比较成功的。做这样的事 需要平等的心态和充分尊重生命的教养,张艺谋没有这样的心态和教养,他只是使用他的拍摄对象,他用他们的“真实”,他 把真花真叶剪下来,扎成可卖的花,看起来栩栩如生,生命却已经从根上断掉了。所以他这一次也是真慌张,全国各地奔波做 宣传,他手上的花已经卖不了多少天了。




  新浪首页 >生活空间 >影视音乐 >扬子晚报 > 新闻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