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网生活空间

  新浪首页 >生活空间 >影视音乐 >解放日报 > 新闻报道
解放日报


德帕迪约赴京参加《巴尔扎克》首映式

沈大力 http://www.sina.com.cn 1999年8月27日 10:07 解放日报

  戏里戏外,爱都在升华为参加我国纪念巴尔扎克诞辰200周年,法国著名影星杰拉尔-德帕迪约偕卡洛尔-布凯女 士来到北京,并借此机会出席了由他主演的电影《巴尔扎克》的首映式。此前,德帕迪约导演了一部名为《两岸一桥》的影片 ,由卡洛尔饰女主角米娜。法国报界称此片为两位影星之间爱情的一座“新桥”。

  我初见德帕迪约和布凯女士,是在法国驻华大使毛磊先生为他俩举行的洗尘晚宴上。席间,德帕迪约说:“现实生活 过于低洼了。我喜欢梦想,拍有精神升华的影片。美国影片充斥着暴力,应该抵制。电影要激励人到爱的境界,追求真正的幸 福才对。”他正是本着这一信念在银幕上塑造巴尔扎克形象的。影片《巴尔扎克》剧本由新获“龚古尔文学奖”的法兰西院士 、作家迪迪埃-德古安执笔,本身就具备较强的文学性。经德帕迪约、让娜-莫罗和法妮-阿唐几位影星着重揭示人物心态的 表演,特有了一种引人共鸣和联想的思维深度。譬如,片中的巴尔扎克自卑地对他的情妇贝尔尼夫人说,他既无欧仁-苏的风 雅,又无维克多-雨果的高贵。贝

  尔尼夫人则立即回答:“你有精神的风雅和心灵的高贵。”这类生动的对白,凝练地体现出了影片格调。

  德帕迪约虽然只上过几年小学,但从拍影片《萌芽》时就开始阅读七星文库版的《人间戏剧》(笔者认为《人间喜剧 》是误译,应为《人间戏剧》),在《两岸一桥》还没封镜时就急不可待要赶紧转入拍摄他的《巴尔扎克》。从图尔·波尔多 到波希米亚,最后冒着极地般的酷寒在离布拉格100来公里的普洛斯科维奇古堡演完了巴尔扎克的“人生悲剧”。在宴会上 ,德帕迪约对此也有一番感慨,他说:“我们时代的悲剧在于,人们贬低自身一切真实的情感。”布凯回应道:“我憎恶‘丛 林法则’,不愿看以强凌弱的景象和把美貌当作一种武器。对

  我来说,成为漂亮女人不是一件自然的事。当美女,是为了让他人愉快,自己却感到在乔装改扮,在做戏。譬如,我 很少像个贵妇一样穿着。我以为,裹在华丽的长袍里,穿高跟鞋,戴首饰,那是在表演一个人物。”作为一位女影星,她拒绝 承受当今法国电影阴郁的氛围,而怀念少女时看过的那些影片所表现的高尚的精神。她觉得,以前的电影曾使自己从社会的烦 扰解脱出来,学会了怎样生活,启发她现在怎样从影。

  影片《两岸一桥》,叙述的是一段充满激情的爱情故事。

  这部新片朴实无华,既无情杀之类的场面,更不摆噱头,不追求耸人听闻,而以清纯的风格显现高尚的人情和真正的 幸福。

  记者问德帕迪约为何片中没有布凯的裸体镜头时,德帕迪厄说:

  “我们要绝对避免观淫癖。在闪电般的相爱里,一切都是圣洁而神秘的。导演通过言语和宁静来衬出一对情侣欲思交 动,故而不乏诗意。”

  德帕迪约与布凯被法国公众评为“最佳情侣”。今年,并蒂昙花在北京一现,让笔者想到在巴黎听电影艺术家让-安 东尼谈及欧洲现时“浪漫主义回归”的浪潮是对消费社会极端物化倾向的逆动。犹记昔时看德帕迪约同法妮-阿唐演的影片《 邻女》,对比之下,颇觉德氏也一反常态,在皈依一股新潮流。

  再看我国影视文化日益趋向以电视为特征的直接“感官刺激”,

  让观众难以生梦,不禁心有一种郁闷之情。或许,德帕迪约和布凯两位法国影星来华搭起的“两岸一桥”能吹送一股 域外气息,给予某种喻示。

  《环球时报》(1999年08月20日第8版)




  新浪首页 >生活空间 >影视音乐 >解放日报 > 新闻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