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搜索
  新浪首页 >生活空间 >影视音乐 >北京晚报 > 新闻报道
北京晚报


评90年代大众审美观念发生三大变化

解玺璋 http://living.sina.com.cn 1999年11月5日 16:26 北京晚报

  最近,关于大众文化的争论烽烟再起,挑起争论者是80多岁高龄的文艺批评家何满子先生。何先生8月12日在《 光明日报》撰文批评电视剧《还珠格格》,并连带批评了近年来在内地颇有人缘的言情小说作家琼瑶和武侠小说作家金庸以及 “夹有大量庸俗低下趣味的商业娱乐文化”现象。何先生的批评引发了网民“草根阶层”措辞尖锐、针锋相对的意见,也吸引 了文化批评界的关注。

  然而,像往常一样,文化界争论得再凶,观众们依然我行我素。有消息说,最近一段时间,北京地区有超过四分之一 的电视观众每天晚上看方世玉和他的“花姐”打打闹闹。记者从播出《少年英雄方世玉》的北京有线电视台了解到,该剧播出 第一周,平均收视率就已达到20%;在后来的播出中甚至蹿至31%,大大超过了新闻联播的15.3%

  这应该不是一个太有新意的消息。事实上,今年以来,包括《还珠格格》、《食神》、《鹿鼎记》、《康熙微服私访 记》以及《台湾第一巡抚》在内的一大批类似的电视节目,都取得了非常可观的收视成绩;而与《新方世玉》几乎同时播出的 《大清名捕》以及刚刚开始播出的《布袋和尚》、《狄仁杰断案传奇》也为相当多的观众所喜爱。这至少说明,武打、言情、 搞笑三位一体,正在成为目前电视剧消费中最有卖点的新模式。尽管我们不同意把收视率作为评价一部电视剧的惟一标准,但 是,我们也要看到,观众自有观众的道理。从这里,我们也许能够体会到一些悄悄发生在观众欣赏习惯中的某些变化,特别是 欣赏趣味、审美观念方面的变化。

  这样的变化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更重视文艺作品的休闲娱乐功能,至少要寓教于乐,不要求它的社会批判功 能;第二,更强调作品的趣味性,要求轻松有趣,排斥严肃的说教和沉重的思考;第三,更希望作品世俗化,对文化精英喜欢 的纯文学、纯文艺敬而远之。

  大众文化、大众传媒和大众文化的接受者构成了一种共谋的关系,甚至成为一个时代的文化主流。但从人类文明的积 累和传承来讲,这样一种变化究竟是进步还是倒退呢?确实值得研究。仅就对大众文化的批评来说,也还应该有不同的层次, 不必都是“低级庸俗”的指责。



  新浪首页 >生活空间 >影视音乐 >北京晚报 > 新闻报道


网站简介 | 网站导航 | 广告服务 | 中文阅读 | 联系方式 | 招聘信息 | 帮助信息

Copyright © 1999 SINA.com, Stone Rich Sigh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四通利方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