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当初相亲的时候,他就没有相中她。
粗粗壮壮的她,并不是他心目中理想的妻子。可他的父亲却说:“长得好是顶吃,还是顶喝?女人只要是能生孩子,能下地干活就行了。”最后在父亲的坚持下,他还是与她结了婚。
婚后不久,全国恢复了高考。高中毕业的他参加了考试,并且被北京一所大学录取。临行前,她拿出一双新做的布鞋,这是她熬了好几个通宵为他赶做的,可他看了看,并没有接,只是淡淡地说:“在北京谁还穿这个。”她没有说话,眼泪却直在眼眶里打转。
在上大学的时候,他爱上了一个女同学。为了冲破“包办婚姻”的束缚,和女同学长相斯守,他写了封信回家,提出要和她离婚。他父亲看了信,顿时火冒三丈,连夜坐车赶到了学校。一见面便破口大骂:“混帐东西,你是不是要做陈世美,让乡亲们戳破我们的脊梁骨是不是?”
后来,直到他认了错,并且保证以后再也不提离婚之后,父亲才放心地离开。
他的事传得沸沸扬扬,女同学离他而去。在那时,他就认定是这个包办的妻子毁了他的幸福。
毕业后,他分到了家乡的县城工作。她也随他一起进了城,但他对她依然很冷淡,完全不像夫妻。
她一直默默地忍受着他的冷落。心甘情愿地做着一个妻子该做的一切:当他下班回家的时候,她已经热汤热饭端上桌;当他看书写作的时候,她不忘泡上一杯他最爱喝的铁观音;出门的时候,她把他的衣服总熨得板板正正,没有一丝褶皱;他的皮鞋,也总是亮晶晶的,一尘不染……他的朋友们都羡慕他有福气。对此,他也从没否认过。可是对她依然非常冷淡。
有时,她自己在家的时候,常常从箱子里找出当年那双被拒绝的布鞋,默默地流泪—————她感觉自己和那双鞋一样,也许永远也无法让他接受了。
后来她去世了。是突发性脑溢血。很突然。
她的离去,让他措手不及。在那些没有人为他做饭、没有人为他泡茶、没有人为他熨衣服的日子里,他会常常想起她,想起她所做的一切。突然之间他发觉原来她就是自己的幸福。
可惜他知道的太迟了。
在整理她的遗物时,他看到了那双一直被她悉心保存的布鞋。他把它穿在脚上,虽然是第一次穿,可他却感觉很温暖,很舒服。那种感觉像她。
/王晓红
短信节日传情奖中奖:数码相机、CD/VCD……大奖总值5万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