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宇明
一份在全国非常有影响的妇女报纸曾经开过一个“为婚姻下功夫”的专栏,写稿的有作家、记者,有一般的家庭妇女。大多数作者所理解的“下功夫”不是生日送蛋糕、结婚纪念日送玫瑰,便是分担家务、支持对方的事业。我们很少想到真正幸福的婚姻还需要另一种功夫:自省。
想到这一点是因为读了文学大师沈从文的妻子张兆和老人的一段话。这段话写于1995年8月23日,见《从文家书》的“后记”,原文是:“60多年过去了,面对书桌上这几组文字,校阅后,我不知道是在梦中还是在翻阅别人的故事。经历荒诞离奇,但又极为平常,是我们这一代知识分子必须经历的生活。有微笑,有痛楚;有恬适,有愤慨;有欢乐,也有撕心裂肺的难言之苦。从文同我相处,这一生究竟是幸福还是不幸?得不到回答。我不理解他,不完全理解他。后来逐渐有了些理解,但是,真正懂得他的为人,懂得他一生承受的重压,是在整理编选他遗稿的现在。过去不知道的,现在知道了;过去不明白的,现在明白了……越是从烂纸堆里翻到他越多的遗作,哪怕是零散的,有头无尾的,就越觉斯人可贵。太晚了!为什么在他有生之年,不能发掘他,理解他,从各方面去帮助他,反而有那么多的矛盾得不到解决,悔之晚矣!”
张兆和的文字可以让每一个懂得人间情感的人潸然泪下!其实张兆和并不像自己说的那样“坏”,她与沈从文的婚姻一向是文坛的佳话,在沈从文漫长的精神受难过程中,张兆和始终以一颗温柔的心抚慰他、关心他,从来没有想到过离开他,去寻找个人的所谓“幸福”。然而,就是这样一位老人在沈从文先生去世之后,献给自己的至爱的不是欣慰,而是上面一段几近忏悔的文字,这怎能不让我们某些视爱情、婚姻如游戏的人脸红!
再般配的夫妻也会有各种各样的矛盾,这些矛盾或是由于误解,或是由于一方或双方的无理。一个人是否聪明,不在于他(她)与配偶的婚姻可不可能产生矛盾,而在于有了矛盾之后懂得不懂得反省自己,找出自己的不足,向对方表示真诚的歉意。
婚姻中没有自省精神的人真是太多了,有的人总有这样一种意识:我这次向对方认了错,下一次她(他)会不会认为我善良可欺,唯己独尊呢?我觉得这种担心是多余的。人心都是肉长的,你对自己的配偶好,你的配偶一定会把这种好处记在心里,从而在适当的时候回报你。只有夫妻都懂得把理解奉献给对方,我们的婚姻才有了长久远行的可能,我们的爱才有坚守的基础。
世界上没有一种生活不需要学习,婚姻永远是最难结业的课程,自省则是婚姻功课的第一章。
手机铃声下载 快乐多多 快来搜索好歌!
|